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保定价

2025 年 3 月 31 日,湖北省医保局正式发布全国首个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体系,为侵入式脑机接口置入、取出及非侵入式适配三项服务分别定价 6552 元 / 次、3139 元 / 次和 966 元 / 次。这一举措标志着我国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临床应用的关键突破,为神经系统疾病患者带来了 “科技重生” 的希望。

政策先行破解技术落地瓶颈

此次定价源于国家医保局 3 月中旬发布的《神经系统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首次将脑机接口技术纳入专项收费体系。湖北省作为试点省份,迅速响应并制定政府指导价,明确三项服务为全省最高限价,允许医疗机构根据实际情况向下浮动。这一机制既保障了技术价值,又为不同地区的医疗资源配置预留了弹性空间。

 

湖北省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定价过程严格遵循专家论证、成本调查及社会公示等程序,确保价格合理透明。此次政策创新不仅为医疗机构提供了合规收费依据,更通过医保支付改革的预研预判,为未来 DRG/DIP 付费模式的适配奠定了基础。

技术赋能医疗场景革新

脑机接口作为连接大脑与外部设备的 “数字桥梁”,通过解析脑电波信号实现人机交互,在神经康复领域展现出巨大潜力。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专家举例称,瘫痪患者可通过植入式设备与骨骼机器人联动,实现 “意念行走”;失语患者则有望借助非侵入式系统重建语言功能。

 

当前,国内脑机接口企业多聚焦非侵入式技术路径,其安全性与便捷性更易于临床推广。数据显示,非侵入式设备市场占有率已达 86%,并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失眠等领域开发出多模态干预系统。而侵入式技术尽管风险较高,但在癫痫、帕金森等疾病的精准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性。

产业生态迎发展新机遇

定价政策的出台直接提振了市场信心,A 股脑机接口概念股应声上涨,爱朋医疗、优刻得等企业股价涨幅显著。上海术理智能创始人王薇指出,医保定价相当于官方对技术临床价值的背书,将有效解决此前因价格模糊导致的医院采购犹豫问题。

 

然而,行业人士也提醒,此次定价仅涵盖医疗服务费,患者仍需承担电极等植入设备费用,相关耗材的价格体系尚未明确。对此,湖北省同步推出金融赋能医工交叉创新计划,提供 160 亿元专项支持,并建立研发服务平台,加速技术成果转化。

未来展望:从试点到全国普及

湖北的先行先试为脑机接口技术的普惠化提供了 “政策样本”。随着上海、北京等地相继出台脑机接口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商业保险联动机制的探索,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正在构建。专家预测,到 2040 年,我国脑机接口市场规模有望突破千亿元,技术应用将从神经康复向心理健康、认知增强等领域延伸。

 

此次改革不仅是医疗支付体系的创新,更是对 “科技向善” 理念的实践。当 “用意念操控机械臂” 的科幻场景逐渐成为现实,医保政策的保驾护航正让前沿科技真正触达民生痛点,为健康中国战略注入科技动能。